第734章军令状事终了
接下来的几天,材料科、库房表面上维持著惯常的运转。
但平静的水面下却是暗流汹涌。
库房那边,新收货记录表在李开朗几次三番的强硬督办下,暂时强行推开了。
但执行的过程充满了阳奉阴违。
那个被钱科长点名的黄库管,每次登记时都唉声嘆气,磨磨蹭蹭。
他故意在需要书写清晰名称上,龙飞凤舞地签上辨识度极低的字跡,写出的字如同密电码,缺胳膊少腿,非朝夕相处者绝难辨识。
有时司机师傅不耐烦地催促,他就故作手忙脚乱地加快速度,写得更是一塌糊涂。
比草书更草,比狂草更狂。数字?更是大小不一,倾斜歪扭,7能写成1,3能写成8,纯靠猜。
李开朗巡查发现几次,当场指出来:“黄师傅,名称请写全称,字跡要清晰可辨,这份表是用来做什么的,想必您清楚。”
黄库管反应堪称教科书般標准:猛地一拍额头,脸上瞬间堆满十二万分的歉意,眼神都带著浑浊的真诚:
“哎哟,你看我这手!老眼昏了,小李科长您多担待,下次注意,下次一定注意!”
態度极好,认错极快,但“错误”照犯不误。
其他几个库管员虽然不像老黄这么“跳脱”,但也普遍执行得敷衍了事。
格子里填写的数字经常只靠猜才能猜出来是什么数字。
名称更是能简写就简写,统一打成“铁板”、“钢管”。
他们私下互相嘀咕:“忙都忙死了,能填上去就不错了!他还能天天盯在旁边看不成?”
“就是,忙著搬货都来不及,还得伺候这玩意儿!新官上任三把火,烧不旺就自己熄了吧!”
“盯唄,我看他能盯到几时?就不信他天天长在这里!”
库房的问题,李开朗心知肚明,他甚至懒得再去一一指出,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徒耗精力。
只是每天不定时地抽查单据,將那些填写不规范的地方一一记录在案。
信息共享板的情况稍好一些,但也步履维艰。
库房確实每日更新了到货信息,但內容极其简单潦草。
质检员这边,状態更新异常迟缓。
早上八点就送检的一批轴承,到了午饭时间,状態栏依旧空空如也。
偶尔有年轻的质检员想积极一点去更新,刚拿起粉笔,就被旁边年纪大的师傅用眼神或咳嗽声制止。
“別瞎写,看清楚再说!”
“东西还没完全看完呢,你写『在检容易误导人!回头库房跑来催怎么办?等钱科长、孙哥他们觉得没问题了再说!”
於是,大部分时间,状態栏只有孙质检员、林老师傅会偶尔写上一两笔,还经常是事了后才来匆匆补上进程。
信息共享板形同虚设,所谓的“提高效率”成了泡影。
李开朗每次走到黑板前,看著上面稀稀拉拉、严重滯后甚至缺失的信息,眉头总是紧紧锁著。
他强压著火气,当眾提醒过几次,“我们这块板子,不是摆设,请大家务必重视起来。”
只可惜效果寥寥。
质检员们总有一堆理由:
“李科长,真不是不配合啊!活儿太多啦!一忙起来脚不沾地,哪顾得上写这个呀!”
“就是就是,这玩意儿写快了怕写错,错了谁负责?领导追究下来咋办?”
“对啊对啊,有些物料状態复杂得很,一会儿待检一会儿復检,写上容易引起歧义。”
態度比库管员那边“软”一些,但拖延和抗拒的本质没变。
那块黑板感觉就跟没有似的。
除此之外,记帐员老王头那里也出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