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姬明月当机立断,宣布百家论道大会如期举行,并因董圣师归来,此次法会将更具意义,旨在明辨是非,团结天下之力,共抗末世之劫。
一时间,天下目光聚焦神都。
接下来的几日,董砚并未有任何大动作,只是居于皇城安排的一处清净偏殿内。他时而与姬明月、杨文渊等人商议论道细节,时而指点张牧之、秦婉儿修行,解答他们晋境后的疑惑。
董砚对秦婉儿处理青州事宜、应对学宫攻讦、甚至巧妙反向利用魔念的手段颇为赞许,尤其对她激活圣道心种、融合渊守心印的过程细细询问,给出了许多高屋建瓴的指点,让秦婉儿受益匪浅,境界愈发稳固。
师徒间的温情流淌,让秦婉儿倍感温暖。她也向董砚详细禀告了黑岩的情况及其灵魂深处那变得异常隐匿的烙印。
董砚听后,沉吟片刻,道:“此事确有些棘手。那烙印己与黑岩灵魂深度共生,更窃取了一丝心种之力,寻常净化之法己难起效,强行剥离恐伤其根本。待论道之后,我亲自去看看。”
有了师尊的承诺,秦婉儿心中大定。
论道大会前夜,月明星稀。董砚独自立于殿外庭院,仰望此界星空。晋入天人境后,他与此界天道的感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董砚能清晰地“看”到,天道法则网络依旧布满裂痕,且仍在缓慢恶化,那暗金枷锁如同一个不断扩散的毒瘤,而来自界外“归墟之眼”的拉扯之力也愈发清晰。
“时间不多了…”董砚轻声自语。从“守望之地”获得的知识与力量,让他对如何净化枷锁、补全天道有了初步构想,但实施起来极为困难,需要汇聚此界众生之念力,更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
百家论道,或许正是这个契机。次日,神都中心,百家论道台。此台乃上古遗留,宏伟壮观,可容纳万人观礼。
台上设有诸多席位,代表诸子百家、仙门宗派、朝廷重臣。台下广场,更是人山人海,来自天下的修者、学子、百姓翘首以盼。
气氛庄重而热烈。姬明月御驾亲临,端坐主位。杨文渊、武镇岳等重臣分列两旁。传统学宫的代表们面色复杂地坐在一侧,经历了之前的风波,他们气势己然大挫,但眼中仍带着不甘与最后一丝倔强。
诸子百家的代表则大多好奇观望,仙门使者则神色凝重,暗自评估着董砚的实力。
董砚身着青衫,携张牧之、秦婉儿缓步登台。他气息内敛,宛如常人,却自然而然成为了全场绝对的焦点。
无数道目光聚焦在董砚身上,有崇敬,有好奇,有审视,也有隐藏的敌意。董砚坦然受之,对姬明月微微颔首,便在自己的席位安然坐下,闭目养神,仿佛不是来参加一场关乎道统之争的论战,只是来赴一场寻常的聚会。
秦婉儿与张牧之坐于其身后,神色平静,目光坚定。
时辰到,钟鸣九响。
姬明月起身,朗声宣布:“百家论道大会,正式开始!今日之会,旨在明辨道理,探索救世之道,望诸位畅所欲言,以理服人,勿作无谓之争。”
话音落下,场间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传统学宫席位,又看向了安然静坐的董砚。
风暴,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