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彩声连连不断,折子戏落下帷幕,周探风思索良久,问道:“大人,这海带是否做部分贡品?”
在江无眠养殖之前,谁也不知海带竟还能成船成船地往回捕捞。
既然能大量产出,又是北地难得海物,做贡品岂不是更利于买卖?
江无眠扶额,“贡品要求货源稳定,今年县里能养几船,明年就能亏到血本无归。海带产出不稳定,做贡品?它暂且只能做药材。”
且看今日折子戏中的海带最终让主角死而复生,足以证明江无眠为推销海带究竟夸张了多少。
但有今日一出,海带来历沾染上民间传说的色彩,加之本身稀少、功效诸多,再操作一番,卖到北地时身价一定暴涨,银钱如流水也不为过。
海带做贡品,一旦出现大规模传染病害,控制不住,失了贡品,很难凑齐。
事情做不好,落下藐视天子罪名,贬谪夺官投入大牢夷平九族总有一种下场等着他。
不如直接卖货,赚有钱人家的钱。
想到此,江无眠示意他附耳过来,“记得多找几人。”
千万别被人压价,在北地里开个好头啊,周领队。
出海一事磕磕绊绊进行,各类货物准备上,江无眠一再斟酌,这可是韶远县海商在北地首次亮相,不说让人记忆深刻,起码要眼前一亮,能让人有下次再来的印象。
四月春蚕上山,水力纺织机已准备完全,正日以继夜地赶工。
其他作坊也没消停,开春以来几场雨让人见到了韶远县屹立的砖房与平整坚实的水泥,因此不少外来商队尝试定下部分。
自然,最受欢迎的当属造纸坊与陶瓷坊,尤以后者为重。
粗瓷大碗与精致青花瓷想比,眼睛不瞎都能看出后者的珍贵,谁能不喜欢?
转眼之间,商队已准备齐全,船坞里改造好的船只也迎来崖山商队的一行人。
在商队出发次日,江无眠又去堤岸处监督工程进度。
在韶远县逐渐完工堤坝时,崖山商队已行至北地,此刻随诸多商队自韶远回来,海带与折子戏一事已传开来。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于成文——那位在醉流霞一连吃了多日最后想买糖醋系列方子苦于钱不够的悲催老饕——他在京中学江无眠开了一家食肆,请戏班子直接北上来唱《三救海船》。
买不起糖醋方子,这一戏班子他还请得来。
当日戏一唱完,于成文直接找上门去,得知这出戏要在韶远县唱够半个月才换地。
他想了想,学江知县包下整个戏班子北上,给北地人开开眼界。
与此同时,又买了几道醉流霞的菜式推出,部分口味考虑到南北差异,请来的厨子做了部分改动。
在岭南道吃过醉流霞念念不忘的商队秉承着好奇,一窝蜂涌进了于成文开的食肆,当做平日消遣。
一进门便看到岭南道唱戏的戏班子,当下来了精神,一众商人食客拉上亲朋好友蜂拥而至。
就此,海带随着折子戏的名号也在京中传开。
短短一旬之内,折子戏爆火,越来越多的人为听这一出来此地。自然而然,折子戏中频繁出现的海带也走入众人眼中。
于是,等崖山商队来到京中时,来往之间谈论的竟全是《三救海船》!
“这,何时传到了北地来?”崖山商队面面相觑,眼前这一幕实在是不可置信。
“我等紧赶慢赶,竟还是落后一步。”周探风眉心紧蹙,这和来前商议的情况不符,传得太快,以至于折子戏的名声压过了海带。
是好事,也算坏事,打乱了商队步调不要紧,后续也能继续借折子戏的东风宣传海带,只是前期麻烦了些,做起来倒不难。
他思索片刻,立刻找来船副,“找人传些真真假假的传闻,往夸张了算。”
反正这批海带面对的大多是闲来无事,没事找事的纨绔子弟。
船副担忧,“万一那等小祖宗不讲理?”
听了宣传词,真有把海带的夸张效果当真,最终找上门来怪罪的,崖山商队开罪不起!
周探风挑眉示意道:“夸张。活死人肉白骨都不为过。”
出门在外,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尤其是商人一行,想将普通东西卖出高价,将高价卖成绝版物品,必须有舌灿莲花之能。
不过,海带功效说来如此夸张,还能有人信,多半是脑子不好,周探风自信能稳住人先掏钱再忽悠一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