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云层裂开一道缝隙,投下一束光,正照在他脚边……
那里原本空无一物,此刻却静静躺着一口迷你铜钟,钟内还蜷缩着一只半透明的手。
那只手,正在慢慢握紧。
贾方圆走在归墟屯的村道上,脚步很轻。
他知道,自己并不是唯一的“守门人”。
他是最后一个被选中的,但不是唯一承载记忆的。
那些梦,那些铃声,那些口耳相传的禁忌,早已编织成一张横跨百年的意识之网……
每当有人梦见风雪中的背影,就有微量的“认知能量”流向那扇门,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打开它,而是为了加固它!
就像古人用童谣驱邪,用符纸镇妖,今人用迷信、噩梦、传说,筑起无形的结界。
而真正的秘密,藏在《守门人之歌》的音频里。
一位失聪十年的音乐学家,在脑机接口实验中“听”到了那段合成语音。
他的神经反馈图显示:
大脑激活模式与集体潜意识原型区高度重合。
更诡异的是,他开始用从未学过的古羌语写诗,
“雪吞日月,火葬星辰,
铜铃引路,魂归无门。
七十三响,锁天之隙,
一人入梦,万人承忆。”
深夜,贾方圆站在祖屋废墟前。
这里曾是贾家大院,二十年前那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没人知道为何消防车到不了村口。
他记得母亲最后一句话,
“别回头,铃响之前,绝不回头。”
他没回头,但他听见了,三声钟鸣,从地下传来。
他蹲下身,将耳朵贴在焦土之上。
beheash,therewasaheartbeat
他忽然笑了。
“原来你们一直都在啊……”
他从袖中取出那枚随身携带的青铜铃铛,轻轻摇动。
一声清响,划破寂静。
刹那间,全村熟睡的人们同时睁眼,不分老幼,无论病健,
所有人坐起身来,望向窗外的雪原,嘴里不由自主地哼起同一段旋律……
那是《守门人之歌》,但他们以为是童年儿歌。
而在长白山巅,积雪深处,一道裂缝缓缓张开。
从中伸出的,并非怪物,而是一只戴着锈迹斑斑铃铛的手,仔细去看,居然和贾方圆的一模一样。
只是,那只手,是从未来伸来的。
风雪之中,时间成了最脆弱的屏障。
门从未关闭,它只是,被千万人的梦,暂时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