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顿时沸腾,声若洪钟。
郑祭酒对此情景见怪不怪,他摆手,压下这些人的声音,按照惯例说了一些鼓励大家用功读书,早日金榜题名的话。
在大庆,儿童第一次开学,又称开书。
要正衣冠,行拜师礼。
再洗手净心,朱砂开智,填写亲供等。
不过到了国子监这里,诸位学子只要填写好自己的信息,领到国子监号房木牌,然后等着听国子监祭酒训话便可。
是的,又是郑祭酒讲话。
其他人只要站在郑祭酒身后,为郑祭酒撑场面便是。
国子监开学对于学子们来说算是人生一大事,可对国子监的人来说,那便是一年频频发生的平常事。
所以一趟下来,郑祭酒的嗓子仿佛要冒烟,而其他人则是困顿地发呆。
郑祭酒讲完话,本来这开学便算结束了。
结果郑祭酒又道:“诸位学子,大家应当也知道上一回殿试,从咱们国子监走出去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郎。”
三元及第状元郎?
这名号一出,所有人的眼神都亮了一些。
读书人读到最后,为的不就是金榜题名么!
那金榜题名中最光宗耀祖的是什么?
——自然是三元及第,当朝无两!
可三元及第并不是那么好拿的,整个大庆近十几年,好像就出过两个人。
一位是已经走到二品大员位置的总宪大人,一位便是郑祭酒口中的状元郎。
“看来大家都知道。”郑祭酒笑呵呵地捋着自己的胡子,“那位状元郎现在就在国子监任教博士,我这个糟老头子就不多说了,让咱们的状元郎来讲一讲他在国子监读书的经历。”
“恭听!”所有学子眼含激动,齐齐拱手作揖,以示尊敬。
宋卫风翘首以盼,终于看到一抹熟悉的红色身影,缓缓走到郑祭酒身旁。
两个人转过身去,好像在说什么话。
宋卫风猜测,这么严肃和隐秘,应当是在商讨国子监的各项事务吧。
实际上,周自言一下朝就被詹公公留下了,刚刚才从皇城里赶到国子监。
一来便被郑祭酒抓来做演讲,周自言仗着他们背对所有人,一把薅住郑祭酒的胡子,“郑老头,你又害我!”
“你可是三元及第!而且这些学子,日后还是你的学生,你不应该说两句吗?”郑祭酒觉得自己很有道理,“昨日我不是提前告诉你了吗?你快别磨叽了,都等着你呢。”
“我这不是得回去换身衣裳吗?”周自言摊开自己的大袖,“你见过哪个人穿着朝服来讲学的!”
“哎哟,事急从权,事急从权!”郑祭酒把周自言推到前面,自己后退一步,摸鱼去了。
“……”周自言连上朝的朝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要做什么动员大会。
他恨郑祭酒!
其他学子注意到这位状元郎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衣服。
外地学子们略有些不解。
京城本地懂行的学子解释道:“这是朝服,就是官员上朝穿的衣衫。”
“原来如此。”外地学子再看状元郎那一身红,顿时觉得格外尊贵雍容。
不知道几年后,他们能不能穿上这样一身衣服。
宋卫风站在第一排,宋豆丁等人也围在他身边,此刻都目光灼灼地盯着最前面的周自言。
周自言看到这些人,展颜一笑,背起双手,“诸位学子,在下周自言,乃上一届殿试头名……”
动员大会么,周自言那可太会了。
上辈子做老师的时候,每周一都得遭一回罪,现在随便讲两句,那更是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