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春色满棠 > 第426章 他知道自己要死了(第2页)

第426章 他知道自己要死了(第2页)

“兵符一道,准我调遣边境游骑暗探;另请开国史馆密档,查丙氏一族三代谱系与流徙记录。还有……启用‘影针’旧部。”

“影针?”皇帝眼神一凛,“那是先帝亲手解散的暗卫,专司刺杀叛臣,早已销声匿迹。”

“但他们从未真正消失。”孟梁安低声道,“我只是他们的最后一任首领。”

殿内烛火忽闪,映得她面容冷峻如铁。

三日后,第一批线索从南诏传来。一封用蜜蜡封缄的小笺,夹在贡品茶叶之中。知棠破译后大惊:原来承安并未被俘,而是自愿滞留南诏王庭,只为查清一件隐秘??丙仲康之女,竟嫁给了南诏太子!

“难怪哥哥迟迟不归。”知棠握紧纸笺,“他在等一个能带回真相的机会。”

孟梁安却面色沉静:“不,他是被困住了。南诏王素来忌惮中原医术渗透其民,若得知承安身份,必视其为细作。他所谓‘查案’,实则是拖延时间保命之举。”

她当即修书一封,以特制药墨书写于桑皮纸上,内容看似寻常家书,实则暗藏密语。信中提及“棠花新种三亩,宜避午阳”,实指“三日内由午门潜入,带图归来”;“小儿咳嗽未愈,可用川贝炖梨”,意为“携带丙女所孕胎儿血脉样本”。

此信由一名伪装成商旅的影针成员送往南诏。

与此同时,西山药库再出异状。一名守夜老仆清晨被发现死于井边,全身无伤,唯口鼻溢出淡绿色泡沫。老陶验尸后判定:中毒,毒源极可能来自井水本身。化验结果显示,水中含有微量“青蚨涎”??一种仅生长于极阴墓穴的苔藓分泌物,传说可使人神志错乱、自相残杀。

“这是‘土’劫的升级。”孟梁安站在井沿,望着幽深水面倒映的天空,“他们不止污染土地,还要污染人心。”

她下令封闭所有地下水源,启用高山雪水引流系统,并派遣流动药车每日免费发放净化药丸。同时,在每座分馆门前竖立石碑,刻写“饮水安全日志”,公示检测数据,供百姓监督。

然而,谣言再度四起。街头巷尾流传:“春棠药丸含迷魂汁,吃久了会认敌作亲!”更有孩童唱起童谣:“红丸吞,黑心藏,春棠娘娘骗北方。”

知棠听闻后怒不可遏,欲出面驳斥。孟梁安却拦住她:“言语如风,吹过即散。我们要做的,是让事实扎根。”

于是,春棠馆推出“百日共饮计划”:邀请一百名不同背景的百姓入住总馆,全程参与制药、试药、监检。每人每日服用统一剂量的常用药,由太医院派员记录身体变化。参与者中有士族夫人、市井屠夫、戍边老兵、甚至一名曾砸车的青年。

第七日,一名参与妇人突发高热抽搐。群情哗然,质疑声浪滔天。

孟梁安亲自治疗,施针退热后查验其贴身香囊,发现内藏一小包粉末。化验结果令人震惊:竟是西域禁药“梦牵丝”,可诱发癔症与幻觉。

“有人混入了监督团。”她召集众人,当众展示证据,“这位姐姐被人欺骗,说只要服下此香,便能梦见亡子。幕后之人利用亲情设局,就是要毁掉我们的公信。”

那妇人痛哭失声。孟梁安扶她起身:“你无罪,被骗的人不该承受指责。真正的恶人,是那些拿眼泪当武器的人。”

风波过后,支持者反而激增。百姓开始自发组织“护药队”,巡逻各分馆周边;孩童们编排皮影戏,讲述春棠医者冒雪送药的故事;连一向敌视南药的北地商会也送来贺匾:“仁贯南北”。

就在此时,南诏密信终于抵达。

承安成功取得关键证据:一份婚书副本,上面赫然盖着丙仲康私印,以及一段染血的襁褓布片??经辨认,确为丙氏家族独有的“赤纹锦”。

更令人震骇的是,信中附有一张草图,描绘一座隐藏在南诏深山的炼药坊,坊中以活人试药,专研“逆五行丹”:服之可短暂增强体力心智,但三年内必肝肠寸断而亡。而配方核心,竟是提取春棠公开医典中的经典方剂,加以扭曲改造!

“他要把我们的仁术,变成杀人的利器。”知棠读完信,声音发抖。

孟梁安闭目良久,终睁眼下令:“启动‘归雁行动’。我亲自赴南诏,接承安回来。”

沈东灼坚决反对:“太危险!南诏地形险恶,丙党耳目遍布,你一旦入境,便是羊入虎口。”

“所以我不能以孟梁安的身份去。”她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我要扮作游方医婆,带着药车进山。而且??”她看向知棠,“你也得去。”

“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