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都重生了,谁还当演员 > 第775章 天仙 我不联系你你真就把我忘了(第1页)

第775章 天仙 我不联系你你真就把我忘了(第1页)

贺岁档,京圈和港圈的各路豪强,按兵不动。

李明洋不能退缩,必须上!

那天晚上,那位也传达了这个意思。

不是不让他参加春晚,而是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更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

大巴驶离山口时,太阳正斜斜地挂在西边的山脊上,把整片山谷染成琥珀色。杨蜜靠在窗边,看着那些越来越小的身影,直到他们变成几个模糊的黑点,仍固执地站在原地挥手。她没再戴耳机,也没翻包里的磁带,只是静静望着窗外,任风从半开的车窗灌进来,吹乱了她的发。

她忽然想起十年前自己第一次上综艺时的情景??灯光刺眼,台下观众举着荧光棒,主持人喊她的名字,全场尖叫。那时她以为那种被注视的感觉就是存在。而现在,她终于明白,真正的存在感,不是被人看见,而是你曾真正看见过谁。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小雨发来的消息:

>“我把《我在这里》谱成曲了。孩子们说想录下来寄给爸妈。你说……他们会听见吗?”

杨蜜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指尖轻轻滑过屏幕,回了一句:

>“会的。哪怕他们听不见,唱的人也已经不再孤单了。”

她合上手机,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小宇抱着她喊“爸”的那一刻。那不是一个孩子的表演,而是一次灵魂的出逃??他把自己压抑了三年的情感,全数倾注在一个陌生人身上。可正是这份错位的拥抱,让那份爱终于有了落脚之地。

她突然理解了重生的意义。

前世她活得像一场精心剪辑的影视剧:镜头只拍最美的角度,台词经过反复打磨,连眼泪都要控制流量。她以为那是强大,其实是恐惧??怕不完美,怕被遗忘,怕一旦卸下伪装,就没人再爱她。

可在这片山里,没有人关心她是不是大明星。孩子们叫她“杨老师”,不是因为她在银幕上有多耀眼,而是因为她蹲下来听他们说话时,眼神是真的。

车行至县城边界,司机停靠休息站。众人陆续下车透气。杨蜜走到便利店门口买了一瓶水,透过玻璃窗看见电视正在播放娱乐新闻:“知名演员杨蜜疑似退出娱乐圈?近日其社交平台仅发布一条神秘动态,未接任何新戏邀约……”

她笑了笑,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常温的矿泉水。这味道平淡无奇,却比剧组冰镇的依云更让她安心。

回到北京已是深夜。城市依旧喧嚣,霓虹如刀刻在天际线上。她没有打车回家,而是步行穿过几条老巷子,最后停在一栋老旧居民楼前。这里是她母亲生前住的地方,自从母亲去世后,她便再没回来过。

钥匙插进锁孔时有些滞涩,像是多年未曾开启的记忆。推门进去,灰尘在月光下飞舞,家具蒙着白布,墙上还挂着那张泛黄的全家福??年轻的她牵着母亲的手,笑得灿烂。

她掀开沙发上的罩布坐下,环顾四周。这里的一切都停留在过去:茶几上放着母亲最爱的搪瓷杯,阳台上晾衣绳上挂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厨房灶台边贴着手写的菜谱:“红烧肉,放八角两颗,糖炒至焦香”。

她的眼眶一下子热了。

母亲走的时候,她正在国外拍戏。经纪人说“别回来,影响档期”,导演说“这场哭戏很重要,不能换人”。她最终选择了留下,在镜头前流下完美的泪水,却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

现在想来,那场戏演得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她起身走进厨房,打开冰箱??空的。打开橱柜,找到一包挂面和半瓶酱油。她煮了一碗最简单的汤面,坐在餐桌前慢慢吃着。咸淡不对,面条有点坨,但她吃得格外认真,仿佛这是母亲亲手做的最后一顿饭。

吃完后,她洗了碗,擦干净桌子,然后躺在母亲曾经睡过的床上。窗外传来远处地铁的轰鸣,像某种低沉的呼吸。她闭上眼,轻声说:“妈,我回来了。”

第二天清晨,她去了民政局下属的儿童福利中心。接待她的是一位姓陈的心理咨询师,四十多岁,戴着细框眼镜,说话温和但坚定。

“您提出的‘声音剧场’项目构想很有价值,”陈老师翻阅着她带来的方案书,“但我们必须面对现实问题:资金、师资、可持续性。您打算怎么做?**

杨蜜没有急于回答。她从包里取出那个U盘,插进电脑,点开一段录音??是扎辫子女孩的声音:“妈,我数学考了92分!老师让我当课代表了!你说要是我考得好你就回来,这次……这次你可以回来了吗?”

房间里安静下来。

陈老师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这段录音……我们会定期收到类似的信件和视频。大多数父母在外打工,长期失联,有的甚至已经重组家庭。我们能做的,往往只是心理疏导。”

“可这些孩子需要的不只是疏导,”杨蜜说,“他们需要一次‘被听见’的机会。哪怕对方收不到,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声音有价值。”

陈老师沉默片刻:“您知道为什么很多父母不回来吗?不是不想,是不敢。他们觉得自己没挣到钱,没脸见孩子;或者怕回来后,发现孩子已经不需要他们了。”

“那就让他们听到孩子的声音。”杨蜜语气坚定,“我们可以组织‘音频家书互寄计划’,即使地址不明,也可以通过公益平台存档、标记、等待认领。同时开设亲子共听工作坊,邀请返乡父母参与戏剧互动。”

陈老师抬头看她:“您是在用艺术做社会干预。”

“我只是在还债。”她说,“我浪费了太多年去扮演别人,现在我想帮这些人找回自己。”

会谈持续了三个小时。最终,双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试点将在三个务工输出大县展开,首期覆盖十二所乡村小学,培训二十名本地教师成为“声音引导员”。

离开时,陈老师突然叫住她:“杨小姐,很多人觉得您现在做的事‘太理想主义’。您不怕失败吗?”

她回头笑了笑:“我重生回来,本来就不是为了成功。我是为了不再逃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