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这样的想法,“太”率先进入了起源之地深处,于光阴长河中争渡,不断往宇宙起源之初回溯而去,想要见识一番,那个造就此方宇宙的第一因究竟是何物。
只要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他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在“太”燃烧了几乎全部的神念,甚至放弃了“粉碎真空”境界的肉身后,他终于如愿以偿,迈过了那条禁锢众生万物的限制,得见大道。
但他能够感觉到,那并非是阳神世界本来应有之物,而是来源于另一个莫名之处,不属于人、鬼仙道的任何一种,如果非要有个名字,那么“太”认为或许以“天仙”命名最为妥当。
“太”曾经也试图将自己得到的感悟传递出去,令后辈子弟能够理解,但那惊鸿一瞥实在是玄之又玄,此界任何语言文字,乃至神念波动都无法遍述其妙,他纵然倾尽神通,也只能将其部分真意强自临摹下来。
但即便只是这些许真意,便成就了太上道这个宇内无敌的道统。
“太”也在日后的修行中,逐渐明白,或许这是独属于他一人的道路。
所以“太”才会离群索居,不与任何俗世之人,乃至阳神同道交流,只是一味地隐于虚空乱流中,进行着日复一日的研究和实证。
——直到徐行横空出世!
“太”能够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熟悉感,那并非来自血脉,而是来自于两者高度相似的神通道法。
两大强者彼此对视一眼,没有任何言语交流,神念一扫,就已明白了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
徐行挑了挑眉梢,罕见地有些讶异。
“太”如今已经融入了阳神宇宙的根本循环中,达成了货真价实的“天人合一”。
他不是以肉身亦或是神念形式存在,而是变成了一种宛如日升月落、无垠太虚般的宇宙现象。
只要满足某种特定条件,“太”便会出现,可谓无处不在。
在“上清大洞真经”中,这又被称为“道化”亦或是“合道”。
想要做到这一步,不仅需要有强绝一世,掌握根本法则的帝君业位,也要深深契合道尊妙谛。
上界诸方帝君哪怕长居“玄妙无边方广世界”,日夜参悟三清道尊亲自开辟的三十三天,能领悟此境,追随道尊而去者,也是寥寥无几。
虽然此前梦神机展露出的“太上”、“太初”、“太始”元神,就已带着浓烈的玄门风格,但他还是没想到,“太”在玄门体系中竟然有着如此成就。
毕竟阳神宇宙的阳神们,皆是以掌握宇宙之机,斡旋天地造化为修行根本的强者,与追寻以人道统天道,以天道促人道,天人和谐共处的玄门体系,完全是背道而驰。
只不过,徐行联想到“太”在远古神话中的定位,以及这位太上道祖的原型,又有几分释然。
他虽是不确定诸天万界是否存在所谓的“同位异形体”亦或是“他我”,但很显然“太”在冥冥中,的确与“玄妙无边方广世界”中那位“天地生后不得见,只有神位在人前”的道尊有着某种虽虚无缥缈,却切实存在的联系。
与“太”的“天人合一”相比,不朽神王那种被天地意志灌注、掌控的“与道合真”之境界,就低了不止一筹。
用徐行的话来说,前者是投资人,重要合作伙伴,后者最多不过是一个被临时赋予权限的高管,孰轻孰重,根本不用多做解释。
“太”看了徐行一眼,目中有不加掩饰的讶异,语气却是一如既往的平淡,如万载幽潭,波澜不惊,冷意森然。
“贫道明悟此法已有十万年,却不曾想,竟然真有天外道友能够跨越苦海,降临此处,吾道果真不孤也。”
徐行微微一笑:
“却不知道兄此来,究竟所谓何事,莫非是想在徐某面见长生大帝之前,提前战上一场?”
“太”皱了皱眉头,干脆道:
“贫道从不主动与人动手,修行乃是为了求长生、寻大道,争斗只会平白耗费精气,乃世间第一等无谓之事。”
他又看了眼徐行,诚心实意道:
“此界中人之路,旨在掌控宇宙、运转乾坤造化,是故不得不争,可道友与他们不同,自有道路,又何必在这红尘泥泞里打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