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哈哈一笑:
“世事纷乱,我不忍见,仅此而已,更何况,与人斗、与天斗,皆是其乐无穷。”
“太”大摇其头,沉声道:
“神通不敌天数,且你我之道,最重平衡二字,一味好勇斗狠,太过偏执了。”
徐行淡然道:
“那只能说明,你我道不同,不相为谋而已,大道在口舌间,坐而论道,只不过是白费功夫。”
“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一次,“太”也点了点头。
修行到了他们这个层次的强者,皆是饱经沧桑,久历世事,在看惯春秋月、悲欢离合之后,依旧恪守我道,不可动摇。
徐行话锋一转,再次笑道:
“道兄既然不愿动手,我也不会逼迫你,还请让开道路。”
“太”听罢,点了点头,又摇摇头:
“道友如今还差了些许,就不要去见长生大帝了,虽然只是小之又小的一点,却已足够致命。”
“太”的话语极其直接,没有丝毫虚言矫饰,却也因此而无比诚恳。
徐行却无丝毫退避之意,反倒有些跃跃欲试,目光灼灼,道:
“正是如此,才有一试的价值。”
“太”面容平静,又问道:
“身为外来者,你对此方宇宙,有何见解?”
在见到徐行之前,“太”对自己所学之物的来历就已有猜测,等见到他后,彼此相互一参照,真相已昭然若揭,徐行的身份,自然也不再有任何秘密可言。
只不过,到了他们这个境界,身份来历也并不重要。
不待徐行开口,“太”已自问自答,娓娓道来。
如果说,将大千世界比作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一切有情众生便是依此而存的蝼蚁蚊虫,鬼仙、人仙之道的修行,便是要不断往高处攀登,直到占据最高处,甚至足以俯瞰亿万叶片中的无穷众生,甚至运转大树之生机。
但是生死枯荣乃是天地至理,阳神以及粉碎真空的强者虽有代行之权,也因此无法摆脱这株大树,独立存在,更要随着大树一次又一次生死轮回,而不断入灭,这便是纪元之劫。
每一次纪元之劫后,陨落于其中的强者以及众生,都会成为新生树种的养分,令其成为另一株越发茁壮的大树,一众惊天动地的大神通者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会不择手段地延寿,等待变革之机。
与他们不同的,便是中古诸子。
诸子想要在大树再次陨灭前,联合百圣之力,打造出堪比“永恒国度”、“造化之舟”,甚至胜过这两大“神器之王”的彼岸金桥,并以此物,携带世间众生脱离这种无边沉沦,能够抵达彼岸,得大自在、大欢喜、大解脱。
不过,诸子联手虽是能够镇压众多圣皇、道尊之元灵,甚至将他们毕生所学熔铸一炉,炼制出唯有万古巨头才能炼成的第三件神器之王—彼岸金桥,却也始终胜不过长生大帝,就连彼岸金桥都被这位万古第一人镇压。
但中古诸子并未放弃,因为他们已经推算出来,诸子百圣中的最后一人,将在未来现世,继承他们的学说,成为百圣中的最强者,前来与长生大帝展开至极一战。
这个预言中的人,便是洪易。
这关乎阳神宇宙这一纪元最终命运的战斗,在“太”口中道来,却显得如此波澜不惊。
说完这段来龙去脉后,“太”又用这种平淡却不容置疑的口吻,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如今洪易的气数,已经与道友高度绑定,长生大帝要排除一切干扰因素,才能亲眼见证他之道路究竟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