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慧跪下回话,“娘娘,姑姑本想亲自过来的,但她实在疲惫,又怕冲撞了娘娘大喜,便让奴婢前来,并让奴婢告知娘娘,她未曾审问过此人。”
皇后想起赵长宁狼狈的样子,如此情况还能维持周全,不由会心一笑。
“你下去给长宁带句话,让她休息好了便来坤宁宫。”
赵长宁洗漱过后,吃了两碗面,又睡了一觉,但睡梦中也不太踏实,醒过来后,发觉自己也就睡了不到两个时辰。
天儿还大亮着呢,想到还有一堆事,她就爬起来了。
果然,皇后让云慧传了话,着她去坤宁宫。
坤宁宫此时又改了些模样,皇后的规制自然不同,细节中的奢靡不是常人能感受到的,光是那些灯具摆设,都是宫里最为华丽珍贵的器具。
赵长宁进门便拜,朗声道:“长宁拜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笑了起来,端坐在上首,“春云,快把她扶起来。”
春云也笑道:“真没想到,你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居然真的找到了。”
赵长宁谦虚道:“都是娘娘福泽深厚,我只是运气好。”
皇后起身,坐在了会客的地方,“你是怎么找到的?”
赵长宁顺着皇后的手,略略坐下,恭敬道:“是云生他们一起帮我找到的,大家都辛苦了一晚上。”
她将情况细细讲述,不敢有一点隐瞒。
皇后听得很是感慨,“真是辛苦了,我也不能叫你吃亏。”
她让春云拿了三千两的私房,另外又赏赐了些珠宝首饰和布料。
赵长宁起身跪下谢恩。
“你当时怎么就确定是她?”皇后好奇道。
赵长宁温声道:“宫里不比宫外,有些地儿,来来回回也就那么些人,只要是人,就有弱点,就有击破的可能,我在宫中那么些年,恰好多认识一些,得了便宜而已,算不得什么。”
皇后知道她在自谦,遂点点头,眼中的欣赏没有掩饰。
“明日皇上要颁诏宣示天下,我也要去皇上面前行礼谢恩,你放心,这掌印位置,必定是你。”
赵长宁再次下跪,“多谢娘娘恩典,届时长宁也该带着十二监四司八局的掌印,来娘娘面前磕头,望娘娘垂恩。”
皇后笑着将她扶起,“快起来,将来这宫中事务,还要你多多协助本宫呢。”
赵长宁点头应是,如此,后宫这么多年,终于迎来了真正的主子。
“娘娘这么说,真是折煞长宁了。”
她从坤宁宫带了一堆东西回去,云生才刚起来,睡眼惺忪,整个人呆呆的。
“把这些送去给安义他们,这几样首饰和布料,挑些给云慧她们……”
小顺一把将银票揣在了怀里,“这个可不能给,这是姑姑你拿出去的,现在顶多算是还回来,咱们需要银钱。”
赵长宁一脸无奈,不过她对这些东西一向无所谓,宫里就这样,只要你得力,从来不会亏本。
翌日一早,赵长宁早早便去勤政殿等候。
今日是小朝会,不用去太和殿,也算是让刚登基的皇帝松快松快,也能快速商定一些重要的事儿。
如今帝后归位,皇帝便正式颁布诏书,立年号为承安,追封生母为孝康皇太后,先帝的一众妃嫔也都在皇后的建议下有了恩封,有儿子的,就出宫颐养天年,没儿子的,就留在宫里或是行宫养老,宫中的妃嫔位份也已定下,只等礼部择吉日宣诏,一切都按部就班的顺利进行。
但,皇帝没有封自己的兄弟姊妹,唯独封了先太子的几个子女。
这让她有些惊讶,毕竟先太子临去前,曾嘱咐过皇帝,可直到现在,皇帝也没有让兄弟姊妹离开玉京。
想到当初三公主和六皇子等人的无状和大胆,她倒是有些理解,只是先太子的叮嘱,皇帝难道这么快就忘记了?
赵长宁整理为封后庆贺的贺表的时候,察觉内阁众人的面色都不太妙,只是没人出口。
果然出事了,没想到,还是浙江。
高阁老率先开口,老神在在的,双鬓更白了。
“昨日浙江承宣布政使周密上折,说浙江因为内乱外患,已经影响了春耕,需要调集粮食粮种,尽快抢种,安抚百姓,否则内乱会再次生起,到时候情况会更不堪。”
皇帝没有犹豫,立刻点头,“此事不可耽误,浙江百姓不能再承受任何不幸了,立刻调拨粮食跟粮种过去,江西与浙江临近,我记得江西去岁又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