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以及太师李崇义如何以“擅杀大臣、破坏法度”为由发难,己方如何以“铁证如山、贻误军机”反驳的过程,简明扼要地叙述了一遍。
看到此处,岳鹏举、雷狂等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面露紧张之色。
他们深知此事关系重大,若朝廷追究下来,后果不堪设想。
吴承安目光下移,继续阅读。何高轩笔锋一转,写道经过激烈交锋,陛下最终圣裁:
“陛下明鉴万里,认定李文渊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然,亦指出将军擅杀之举,于程序有亏,不可为训。”
“故,功过相抵!既不赏功,亦不追究!”
“功过相抵!”
吴承安轻声念出这四个字,脸上看不出喜怒,但紧蹙的眉头却微微舒展了一些。
这已是在当前局面下,所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
王宏发松了口气,抚掌道:“功过相抵?好!只要不追究就好!安哥儿,这下咱们不用担心朝廷在后头使绊子了!”
雷狂却哼了一声:“功过相抵?俺觉得还是亏了!杀那么个祸国殃民的狗官,本来就有功无过!”
吴承安抬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继续往下看。
何高轩在信中提到,真定知府空缺已由光禄大夫赵愈举荐的官员沈泰然接任。
并特意说明“此君乃清流干吏,品性端方,非太师一党,于粮草转运等事上,定会秉公办理,不至故意刁难,将军可稍安后方之忧。”
看到这里,吴承安眼中终于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
真定府这个后勤枢纽能掌握在非太师派系的官员手中,无疑是为他解除了一個巨大的潜在隐患。
然而,何高轩信件的最后部分,语气却变得极其凝重,充满了告诫的意味:“然,朝中博弈,仅暂告段落。”
“太师虽受挫,其势未衰,恨意更炽,目光必紧盯幽州。”
“吴将军此番北上,首战至关重要!万望谨慎谋划,务求必胜!”
“若首战告捷,则将军威名立,朝中非议自消,陛下亦会更加倚重。”
“倘若首战不利,乃至败绩,则太师一党必将群起而攻之,旧事重提,弹劾如雪!”
“届时,纵有老夫与唐、蒋二位大人周旋,恐亦难挽狂澜!”
“切记,切记!幽州第一战,许胜不许败!”
信件到此戛然而止,但那“许胜不许败”五个字,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沉甸甸地压在了帐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帐内一时间陷入了沉默。
烛火跳跃,映照着众将或凝重、或沉思、或跃跃欲试的面容。他们都明白,何高轩这绝非危言耸听。
朝堂之上的斗争,从来都是如此残酷。胜利,可以掩盖一切问题。
失败,则会将所有微小瑕疵无限放大,成为政敌攻击的致命武器。
吴承安将信件缓缓放在案上,目光再次投向那张划满了标记的幽州地图。
他沉默了片刻,脸上非但没有露出惧色,反而嘴角勾起了一抹自信而冷峻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