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汴京食滋味 > 5560(第7页)

5560(第7页)

凌花却说不用:“娘出去走走,散散心。你这头安顿好了就早些回家,娘还给你点灯,像往常一样。”

江知味握了握她的手,目送她离开。

冬日的夜晚,地上有薄薄的积雪。月光泛起一地皎洁,透过敞开的大门,照亮了食肆间刷洗得透亮的地面。

冬季的宵夜主打烤肉和拨霞供,拨霞供备的是鸳鸯锅底,那锅底也是专程定做的,一侧盛红汤,一侧放加了香蕈的清炖骨汤。

有夫妻俩带着自家的娃娃来光顾。

江知味经过时,那妇人正在清汤锅里涮肉,仔细地吹凉后,喂给身侧坐在宝宝餐椅上的孩子:“啊,宝哥儿张嘴。”

宝哥儿已经馋得口水直流,衣裳的前襟都湿了。他含着一块薄透的涮羊肉,吧唧吧唧地咀嚼,咕咚一声咽下后,又大张了嘴:“娘,好吃,我还要。”

另一边,宝哥儿他爹已经把下一口涮肉吹凉备好了。

夫妻俩左右开弓,把宝哥儿喂得腮帮子鼓涨,唇畔都是羊脂的油亮。

江知味温温笑着离开。

待得夜深,客人们陆

续散场后,陈虞婶便给食肆里头重又泼了水,窸窸窣窣的刷洗声不断,食肆里的油烟气没了,反倒弥散起了淡淡的皂荚香。

估摸着沈寻差不多要到了,江知味把养在木桶子里的黄辣丁杀了,洗净了鱼皮上的黑膜。

待油热,黄辣丁下锅,煎至两面金黄。另起一锅菜籽油,里头多添一勺猪油,下入姜、葱、蒜、泡茱萸、大葱,一并炒香。

直到那锅中的油水变成清浅的琥珀色,上头一个个油泡变成指甲盖大小,添辣味豆瓣酱,炒出香味和红油。再把原先煎好的黄辣丁放进去,来一勺浓浓的酱油和香蕈粉,顺着锅边,刺啦刺啦地淋下一碗陈年的黄酒,顿时酒香扑鼻,好一通馋人的味道。

撒上茱萸圈和葱花、芫荽,作为鱼身上的色彩点缀,色香味俱全的软烧黄辣丁便出锅了。

前头忙得差不多,薛虎和陈虞婶都先回去了。知道了早前那位郎君要来,薛莹也早早洗漱了,躲到小小的铺盖中。

食肆的大堂中,只沈寻和江知味两人。

沈寻依然提溜着翠嘴的笼子,不过今日的翠嘴并没有站在笼中。细比竹签的小爪子扒在他的肩膀上,小小的脑袋好奇地左看右看。

见到身前来人,翠嘴张嘴,发出低哑的人声:“江娘子吉祥,江娘子吉祥。”

沈寻戳了戳它肥厚的小肚子,羽毛翘起,被翠嘴抖着身子抚平:“知味食肆,开业大吉。知味食肆,滋味绝佳。”

一声一声,喊口令似的,颇有节奏感。

江知味听得笑眯起了眼:“你怎么这么聪明呢,会说的话越来越多了。”

又看向沈寻:“觅之郎君教得好。”

眼前的沈寻招手,好似在示意她凑近些。江知味有些迷蒙地站得离他更近,他身上的熏香味被暖风带着扑面而来,烘得她脸上有些发烧。

好在食肆里头灯火昏暗,应该看不大真切。

沈寻笑着,侧了点身,双方的肩膀即将挨到的时候,他停住。翠嘴踮着脚,轻轻一跳,来到江知味的肩头。

小小一只,没什么分量,但那小爪子抓肉的力气却大着。好在这会子的衣裳都挺厚,江知味被吓一跳,小心翼翼地生怕它掉下来,同时也惊喜得不行:“呀,它还会在我肩膀上停着呢。”

沈寻抬了手,手指再一次戳到翠嘴鼓囊的肚子上,轻声问:“这时候该怎么说?”

翠嘴叫了一声,用的鸟叫。

“错了,不是这个。”沈寻很有耐心,一直引导着,叫江知味也好奇起来,不知道翠嘴被教着说了些什么。

忽地,靠近耳廓的那处有翠嘴低哑的声音传来:“翠嘴,进江娘子的家门,可以吗?”

第59章软烧黄辣丁

要不是亲眼见着鸟喙的开合,江知味应该很难相信,这样的一句话是从一只鸟的嘴里说出来的。

沈寻笑眯眯地看着她:“我这两日一直在想,江娘子的食肆开业,我应该送些什么东西好。思前想后,忆起江娘子来小苑时很喜欢逗鸟。既然李晚已经去了你那儿,不如把翠嘴也收下,挂在食肆门前,还能招揽客人用。”

原来那驴子也有名字,叫“李晚”啊。这么温婉的名字,和它那巨鼻大驴的形象倒是不符。不过觅之郎君都能把狗子取名叫“刘海”,再取一个稀奇的驴名字也不足为奇。

江知味还在寻思怎么回绝他的好意,毕竟这鸟和驴都与他出入相随,一下子横刀夺爱了两个,心里总觉得过意不去。

而这时,沈寻已经拿了两副碗筷,坐到了那一大碗软烧黄辣丁跟前。

黄辣丁拢共八条,煎得焦软的褐色皮子上,裹满了酱浓的汤汁。汤汁的上缘,浮动着细碎的茱萸圈和葱花、芫荽,像给鱼身上添了条色彩丰富的裙带。

筷子戳下去,鱼肉酥软。轻轻一带,雪白的蒜瓣肉便从鱼骨间层层剥离。在汤汁里蘸过,夹起时候,那鱼肉嫩得颤巍巍的,带起的汤汁浓稠、拉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