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真的改变什么了吗?”一名志愿者在集会上哽咽,“灯亮了,可生活还是那样。孩子照样被逼写作业,工人照样加班到凌晨,老人照样孤独死去……我们是不是太天真了?”
林昭没有反驳。她只是取出一枚铜钱,放在掌心,问所有人:“你们觉得,这枚铜钱重吗?”
众人摇头。
“它只有七克。”她说,“可如果全世界有三千二百万人愿意为它献出一滴血,它就会变得比山还重。因为它承载的不是金属,是选择??选择相信,选择坚持,选择在黑暗中依然伸出手去摸火柴。”
她停顿片刻,声音转柔:“我知道你们累了。我也累。但我不能停下,因为我怕哪天醒来,连‘累’的感觉都没有了??那才是真正的死亡。”
会场寂静无声,唯有风穿过灯亭残骸,发出呜咽般的回响。
就在这时,陈知远走了进来。
少年比初见时高了许多,眼神却更加沉静。他手中捧着一本新日记,封面写着《守灯日记?第二辑》,落款人:沈眠。
“我妈回来了。”他说。
林昭接过本子,手指微微发抖。
翻开第一页,字迹清秀而坚定:
>**十月十五,晴。今日自深眠中苏醒,已历七年。身体尚弱,神志清明。记忆完整,信念未改。他们以为将我沉入‘虚识海’便可让我遗忘一切,但他们忘了,只要我还记得‘灯不能灭’这句话,我就永远能找到回来的路。**
>
>**我在海底看见了城市,那是被掩埋的文明坟场,堆积着无数被删除的历史。有一座碑,上面刻着一万两千个名字,全是历代护灯人。我的名字也在其中,标注‘失踪’。**
>
>**我不接受这个结局。**
>
>**我要回去,告诉林昭:我们不是孤例,我们是循环的一部分。**
林昭读到这里,泪水滑落。
她终于明白母亲当年为何喃喃“眠丫头没死,她只是沉下去了”??那不是安慰,是预言。
沈眠所描述的“虚识海”,是一种介于现实与集体潜意识之间的维度,由所有被强行剥离的记忆汇聚而成,宛如地下暗河。只有极少数精神高度稳定且信念纯粹的人才能在其中保持清醒,并顺着记忆脉络返航。
“她现在在哪?”林昭问。
“在西北。”陈知远答,“她说那里有‘断链之地’。”
林昭立刻启程。
她带着十名核心成员,穿越戈壁,抵达甘肃某处荒原。此处地貌奇特,地表布满龟裂纹路,形如电路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味。当地人称此地为“雷葬沟”,传说每逢雷雨夜,地下会传出诵经声。
他们在中心位置挖出一块巨大石板,表面覆盖着密密麻麻的凹槽,构成一幅复杂的拓扑图。经阿织辨认,这是“明心阵”的远古原型??**心灯仪轨?初代版**,距今至少两千年。
“这里曾是第一座灯亭的所在地。”阿织抚摸石纹,声音颤抖,“后来因地壳变动沉入地下,又被官方列为禁区,逐渐被人遗忘。”
林昭蹲下身,将铜钱放入主槽位。
嗡??
整块石板忽然亮起幽蓝光芒,凹槽中流淌起液态光丝,迅速连接成网。紧接着,地面震动,一座半球形透明穹顶缓缓升起,内部悬浮着三千六百颗微型光点,每一颗都对应一个历史上曾存在过的灯亭坐标。
“这是……记忆服务器?”一名程序员出身的点灯者惊呼。
“不。”林昭轻声道,“这是‘人类良心的备份系统’。”
他们发现,每当有人在现实中重新点亮一盏灯,对应的光点就会增强;而若某地灯灭超过三年,光点便会黯淡直至消失。目前,全球仍有八百一十二颗光点稳定闪烁,其余大多处于休眠或濒危状态。
更令人震惊的是,系统自动弹出一条警告:
>【检测到高频干扰信号,来源:未知卫星群】
>【数据篡改尝试次数:,823次日】
>【建议:启动‘逆溯协议’】
“他们在天上也动手脚?”林昭怒极反笑。
她决定启动“逆溯协议”。
条件只有一个:必须有至少一位亲历者,自愿进入虚识海,亲手修复被篡改的核心记忆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