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书库

我的书库>相国在上 > 244不负(第2页)

244不负(第2页)

如今,那个少年已成长为能与他并肩谋国的储君。

“若陛下归天,”沈砚一字一句地说,“殿下当立即登基,以正统压群邪。我会在五日内传回军令,调动幽州、云州两镇兵马南下勤王。只要您稳坐龙椅,便无人敢动。”

萧景渊深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抹决然:“可这样一来,老师就成了众矢之的。朝中那些人,必会污蔑您拥兵自重,图谋不轨。”

“我不怕。”沈砚淡然一笑,“只要您还记得当年我说过的那句话??相国在上,不在位,而在心。”

萧景渊眼眶微红,终是躬身行礼:“学生谨记。”

二人又商议细节,约定联络暗号与应急之策。临别之际,沈砚从袖中取出一枚青铜虎符,递予太子:“此为西营副符,若遇紧急,可凭此调拨三千城防军。切记,非万不得已,不可轻用。”

萧景渊郑重接过,收入怀中。

翌日清晨,金銮殿上钟鼓齐鸣。

百官列班而立,气氛肃穆。御座空悬,唯有黄罗伞盖静静垂落。太医奏报,陛下昨夜稍有好转,但仍需静养。

沈砚出列,手持奏章,声音洪亮:“臣启奏陛下,北狄犯边,雁门失守,边民流离,社稷危矣!臣愿率禁军精锐三万,即刻北上御敌,不破匈奴,终不还朝!”

群臣哗然。

二皇子萧景珩当即出列反对:“相国虽忠勇可嘉,然身份尊贵,乃朝廷栋梁,岂可轻易涉险?不如派一员大将前往即可。”

四皇子萧景昀亦附和:“正是。况且如今父皇病重,朝中诸事繁杂,相国若离去,恐政务废弛。”

沈砚冷笑:“二殿下说得轻巧。请问,您推荐何人为帅?李承??还是您那位新纳的小妾之兄?”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萧景珩脸色铁青,怒喝:“沈砚!你这是污蔑皇子,居心何在!”

“居心?”沈砚朗声道,“我的居心,便是保我大胤山河不失,百姓不受荼毒!若诸位只顾争权夺利,不顾国家存亡,那这相国之位,不要也罢!”

说罢,他解下腰间金鱼袋,重重掷于丹墀之上,发出清脆一声响。

百官噤声。

就在这时,内侍匆匆奔入,高呼:“太子到??”

众人回头,只见萧景渊身穿素白孝服,缓步走入大殿。他面色苍白,双眼微肿,似是一夜未眠。

“父皇病情未稳,国难又至,儿臣心如刀割。”他走到沈砚身旁,扶起欲跪的相国,“老师为国请缨,儿臣愿代父皇赐剑,授节,允其出征!”

说着,他从身后内侍手中接过天子剑与虎符,双手奉上。

沈砚跪地接令,三叩首:“臣,领命!”

朝会结束,诏书颁下:相国沈砚持节出征,统辖北线六镇军务,便宜行事。

三日后,大军开拔。

沈砚骑马立于城头,回望巍峨皇城。阳光洒在琉璃瓦上,熠熠生辉。他知道,这一去,或许再难全身而退。但他更知道,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

陈砚舟策马靠近,低声道:“殿下昨夜派人送来密信,说二皇子昨夜调动了三百死士,藏于东郊别院。”

沈砚嘴角微扬:“等的就是他动手。”

“我们真要放长线?”

“当然。”沈砚眯起眼睛,“等我到了前线,让他在京城里闹个天翻地覆。等他自以为胜券在握时,再一网打尽。”

大军滚滚北行,旌旗猎猎。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萧景渊坐在御花园的凉亭里,手中握着一杯冷茶。风吹动他的衣袂,也吹乱了棋盘上的黑白子。

一名老太监悄无声息地走近,低语:“相国已离京,二皇子的人开始行动了。”

萧景渊轻轻拈起一枚黑子,落在天元之处。

“告诉母妃,让她今晚去慈宁宫陪太后念佛。另外,把西华门的守卫换成我的心腹。”

老太监领命而去。

萧景渊望着天空,喃喃道:“老师,您说‘相国在上’,可若有一天,我也成了相国之上的人,您还会站在我的身后吗?”

没有人回答。

只有风穿过枯枝,发出细微的呜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