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这么试行一周,不行再调整。
还给自家的外卖
团队安了两个小队长,吴用和李二狗双双为正,一人管手底下的两个人。做得好,小队长和队员都额外有赏钱,要做得不好,手下人罚的银钱,小队长也得跟着罚。
李二狗一下便觉得重责在身,一再和江知味强调:“江娘子,我指定好好干,不让你操心。”
吴用也道:“放心吧江娘子,交给我们。”
等两人把外卖送出去,薛莹也停下了拨算盘的手,把账本捧过来给江知味看:“掌柜的,瞧,我们开业三日,在打对折的前提下,还有十贯钱的净利呢。”
三天十贯钱,说起来是不多。但这打折的优惠没了以后,净利不就翻了番地上去。
江知味笑着夸她算账的功夫好,也叮嘱了,等午食最忙的那阵过了,她要出门一趟。毕竟为了吸引食客,店里的用餐优惠还是不断为好。
但又不能一直用打对折这种舍本逐利的法子,她都想好了,接下来就让王婶来发集章优惠券,她呢,就出门做一个印章小戳。
客人们拿着集章的卡券来时,每消费五十文,就能在卡券上集一个戳。集满十个,能换小菜一份。
薛莹听得都惊呆了:“怪不得您能当上掌柜的,换作是我,肯定想不到这种集章换菜的法子。”
这哪是江知味原创的啊,都是站在后人的肩膀上学来的。
“我要去后厨忙了,你给翠嘴换个水,一日两趟,要温热的。粟米就吃完了再添,平时呢,多跟它聊聊,它会说的话可多了。”
江知味发现自个儿说这话时张嘴就来,猛然想起先前沈寻那般悉心的交待。显然就是为了,等食肆开业时候把翠嘴送来的这天吧。
她温温笑着,备菜去了。
*
除了集章换菜,知味食肆推出的,还有每十日一样特色菜。
头十天是葱烧大排,汤底浓油赤酱,大排软嫩酥香,特别下饭,无论是配炊饼还是配索饼、米饭都是一绝。
江暖每天来食肆,必吃的就是那葱烧大排。一大块比她脸盘还大的肉排,被她捧在手心里,热乎乎沉甸甸的。
一边吃,一边舔嘴唇、吮手指,活脱脱店里的金字招牌。
果不其然,这道菜成为了吃快食的客人必点的招牌菜。
十日后,店门前挂的招牌菜再添一道。这回是现做的菜,雨露均沾嘛,总有人爱吃快餐,也有人爱吃热炒。
店门前的招牌菜牌子上,画了一个小小的砂锅,砂锅里有焦黄的米粒,姜丝纤细零落,一根根油润的腊肠并切得薄透的腊肉,在米饭上层叠铺开。
光看着,好似就闻见了画纸中跃然而出的荤香,叫人食指大动。
刚把牌子挂上去时,就有早早登门的食客围着念道:“腊肠煲仔饭?腊肠我晓得,煲仔饭又为何物?”
这时的江知味,双手用湿帕巾裹着,捧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出来:“客人小心烫,腊肠煲仔饭来咯。”
头一位吃到腊肠煲仔饭的,是一位年过半百、身形丰腴的老朽。起初进门时候,他摆出了一副十分不屑的傲人姿态,大摇大摆仿佛深入无人之境一般,在桌前坐好。
薛虎点菜时,他亦是半眯着眼睛,高昂着头:“把你们店招牌的都给我上一遍。”
问及口味,又很不耐烦:“都行,老朽腹中空空,你再盘问下去,老朽的肝肠都要饿抽了。”
薛虎不敢怠慢,生怕又来一个闹事的,赶紧去了后厨,跟江知味说了这事儿。
江知味从后厨的帘子后面探出头,仔仔细细打量了那老朽一眼,扑哧笑了出来:“我以为谁呢,你不晓得,那位啊,是这条街上,那李记食店的掌柜。看来我这生意也是做大了,把同行都吸引来了。你且等着,我好好给他亮一手,让他知道什么叫作人间珍馐。”
薛虎又回到了大堂,招呼其他客人的同时,双眼不住地往李掌柜身上瞟。
定睛瞧了就会发现,李掌柜身上那股桀骜的劲儿其实都是装的。他坐着坐着,忍不住,就起来伸个懒腰,但眸光却不住地往四面八方飘。
发现被人盯着看时,又会迅速地收回视线,假装把玩手中的胡桃手串,实际又把目光放在店里的桌椅板凳上,连墙灰都被他伸手摸了无数遍。
这不是来打探敌情的是什么。
过了会儿,还没上菜,李掌柜已经拿了空碗筷,敲得丁零当啷响了:“嗳我说,你们这食店怎么开的,是打算把人晾在这儿,活活饿死么。”
薛虎忙跑来:“找客人您的吩咐,我们给您记的都是招牌菜,需要花点时间准备。您要是实在饿得紧,这边有快食,都是刚出锅不久的菜,热乎着。”
李掌柜老早把快食打探了个门清,白了薛虎一眼:“不是现做的菜什么行呢,你看看,那绿叶菜炒得都闷黄了,哪能这么糊弄客人。”
正在打菜的薛莹没忍住,顶了他一句:“您倒是睁开眼睛看看清楚,这菜出锅还不到半刻钟,热气都是从锅里带出来的,又绿又鲜,哪有一点儿闷黄的样。”
李掌柜气恼极:“嗳你个小丫头,还顶嘴。我说实话怎么了,这快食就是不好,嘴长人身上,还不让人说了。”